Search

「若你的心靈自由,外表何需要叛逆?」

有人看過”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”了嗎?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若你的心靈自由,外表何需要叛逆?」

有人看過”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”了嗎? 如果還沒趕快按前一頁跳出去,因為我覺得我有可能爆雷~

看之前很多人說這部戲拍得像驚悚劇,(我最愛驚悚了正好) 因為華人父母把孩子視為”我的”這觀念,本身就很驚悚阿!這部戲的演員真心好,劇情也真心好,公視睽違12年再次做教育主題劇,每一個故事都痛擊人心。

看到很台北的台北阿,就是大家的成長過程沒錯喔。

那些補習班填鴨教育、那些”我是為你好”、”你要我臉擺哪去”、”廢物”,就是很多台北小孩的寫照。父母總逼著他們完成自己的期望,把孩子視為所有物,期望他們做到自己當年做不到的。

父母拿小孩成績去爭面子,都說自己愛孩子,其實只是愛面子。

那些”考不好別人會笑話的”,”別人”到底是指誰?

是你的心魔嗎?

其實台灣的制服文化,讓很多青少年從國高中時代就有制服歧視,從補習班就開始劃分階級,許多人的成長過程,或多或少都曾經因為被逼迫唸書而變得壓抑,甚至做出反常瘋狂的事(割腕、偷東西、翹課、爆食,嚴重還有精神問題)

那些青少年時期的倉皇壓抑,最終都找不到出口,從眼淚跟鮮血當中宣洩而出,好幾幕少年哭著質疑媽媽「我想知道妳到底愛不愛我」,眼淚已經跟著流了。

媽媽當然愛你,但到那時才發現,孩子根本感覺不到了。

這對父母來說最痛心,因為你的愛就是殘害孩子的罪魁禍首。

其實真正出類拔萃的人他成績真的不一定比較好,成績好的可能都在幫中段班的打工喔~

跟老公一起看完(我們都會一起看劇後彼此交換想法) 我想到以前放假都去補習班,簡直恨透了那段日子。

豬隊友問:「難道妳爸媽都沒逼妳唸書嗎?」

我說其實沒有,沒有人逼得動我這種頑劣份子。

當年報名我最恨的衝刺班(就是穿軍服逼考生唸書的那種)是我自己的主意,當年大一突然報轉學考,同學都去夜唱而我每天悶在房間唸書,也是我自己的主意,沒有人逼我。

我去了那些我最恨最恨的地方,因為我相信度過這些屎,可以得到我應得的生活。<---摩羯座

那時自動自發唸書的我已經有目的性,已經開始社會化,這都不是出自於對唸書的熱愛阿。

我真正愛的是看小說啊。

我倒是覺得,如果學生能廢制服,以及班級廢成績單排名文化該有多好。廢制服可以讓孩子有置裝的自由,從小學習搭配與建立美感,就算他想染髮或搞怪,如果這不再是一件被禁止的事,青少年沒必要為了反而反。

當他們的心靈自由,便不需要刻意做出一些叛逆舉動,另外就算他奇裝異服,我也覺得那是過度時期的成長過程,他在try這個世界,以及try自己。

另一方面不需要有制服階級,穿第一志願的衣服沒什麼了不起,他們的人生高峰不應該只在那裡。

班級排名也是,每次趴一下列出全班排名,好像這人的價值就這樣被釘在白紙黑字上了,這只會讓後段名次的人否定自己。

其實每一科、每個人進步的空間都不同,天賦亦不同,而且看得到別人排名而被貼標籤(或自滿),對小孩是很不健康的事。

講完了。

PS.我好像還是沒爆雷

PS2.它總共分成五個故事,彼此都沒連貫,我最喜歡第二個〈貓的孩子〉,看完還因太激動傳訊息跟演媽媽的鍾欣凌說,姊,妳演得太好太好了,一定要金鐘獎女主角💛

她把一個受盡壓抑並將希望寄託孩子成績的母親,演得太出彩了。

看哭我,討厭。
當然並不只因我也當了媽媽。

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【時間是個必取,生活需要哲思】主播媽咪的無設限生活主張
View all posts